????曹包也有些赧然,道:“吾觀韓人來擾,未知虛實,恐其復至也。今聞于君上,知華陽之卒,例不出華陽,出則當以背約論。”
????兩件影響眾人心情的大事,就這么輕輕地揭過,讓眾人心情既放松,又感嘆:到底是高高在上的貴人,既知道得多,又懂得多,自己覺得多嚴重的問題,在他們看來都不是事!
????鄭安平道:“既無警,吾等且歸各宅可也。”
????曹包制止道:“雖管邑少賊,韓卒亦安,然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諸公之計是也。方今之時,雖不宜多加戒備,亦不得不防小人盅害。其晝也,吾五人當分在各處,有議則集。其夜也,當易宅而居,令賊不知。”
????鄭安平道:“愿聞先生之計。”
????曹包道:“吾觀右伙,疏于農事。可荷甲執戈,以為緝盜,城內城外,三五巡之。臣之為丞,當巡田畝、管邑,或募卒,或勸桑,及察民情。令、尉及左伙,或高坐,或力田,或散或聚,以為不定。食時及午時,眾人且歸,盡集于管令之府,以通消息,以為公事。至其夜也,但卜宅而居,令人不識。兵甲隨身,以備不虞。唐叔之至也,或別有謀。”
????鄭安平道:“吾等粟糧,盡在驛中倉內,鼎簋亦存,或當聚于驛舍而食。”
????曹包道:“可矣。食則聚于驛,午議則聚于司,非在一處,亦可掩人耳目。”
????商議已定,就照此辦理。小四也不換裝,解下弩箭,執起手戟,城里城外瞎轉,威懾的意味強過偵察的意味。曹包或沿河巡查,或往管邑訪視,獨來獨往。剩下三人人帶一名小僮(五旺)去田間照料,另一名小僮(五兒)則負責畜養禽畜。
????至午,眾人聚到鄭安平的宅中。小四繞著管邑走了好大一圈,對管邑周圍的地形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回來后說了好些自己的新發現。鄭安平道:“粟其有熟者,或可獲之。”曹包道:“吾請城主募農者,而耕其田。募執帚者,以為清潔。城主言,農者則無,執帚無慮也。”
????鄭安平道:“前者書籍,或有四五家在農籍,寧無農者?”
????城主道:“所謂農籍者,非實業農也,蓋虛得其地,而種于城主之家。”
????鄭安平道:“管邑棄農而業商,知者以為盜賊公行,不敢自富以招寇。但業商者,財不入邑,賊不侵也。若以先生之言,管邑四周并無盜賊,何力農者少?”
????曹包遲疑道:“華陽之卒不出華陽,乃偽為盜賊乎?”
????鄭安平道:“吾觀城主,所言多虛而不實,莫非有詐?”
????曹包道:“城主主管邑,業已三代,根深柢固,難可動搖。若其不樂為農,暫且由他。吾已托之為募農者,其若不然,吾自他邑募之,必無他言。”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