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一時之間的確猜不透袁術到底有沒有玩花樣,到底在玩什么花樣。只是他直覺地就認定了袁術多半有問題——這倒不是因為什么成見,而是因為他早就看清了袁術是個什么德性。要說成見,汝南袁氏一族的各位族老們才是因為對袁術持有“好的成見”,總覺得袁術這個嫡子好像也還算挺不錯的呢。
????雖然袁紹沒有大聰明一把,以爺爺的名義找出那只有一個的真相,但這次他起碼也小聰明了一把,悄悄派身邊侍從去叔父袁隗那里通風報信了。這關系到整個汝南袁氏的責任,憑什么非得他一個人承擔呢?袁紹終于無師自通地領悟到了“多請示勤匯報”的官場秘技,真是背抄手進雞窩——不簡單(揀蛋)啊。
????等袁紹這邊東拉西扯地慢慢悠悠和袁術兩個人散著步上學的時候,袁隗收到了袁紹傳來的信兒。袁隗聽說了袁術的異狀之后,拈著已經有些稀疏了的胡須在那里琢磨著,一時間沒有做出決斷。
????此時袁隗之妻也在旁邊。袁隗之妻乃大儒馬融之女,其父世稱“通儒”,盧植、鄭玄俱為其“升堂入室”之門人。娘家財力雄厚,又有馬融族孫馬日磾任太尉一職。而且馬融本人乃伏波將軍馬援從孫,和前些日子還在造反的馬騰父子份屬同族,皆出自扶風馬氏。
????不過馬騰之父馬平原為天水蘭干縣尉。后失官流落隴西,與羌人雜居。家貧無妻只得娶羌女,因此馬騰有二分之一的羌族血統。馬騰本人年輕時也只是個樵夫,靠上山砍柴到市里販賣維持生計。
????而馬融乃將作大匠馬嚴之子,家世豐豪不說,自己也是門生眾多。從這兩個支族的不同境遇來看,實際上應該說兩者之間是沒什么關系了。要說有關系,那也是屬于“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那種名義上的親戚關系。
????袁隗之妻出自經學名門,少有才辯——比袁隗更有才。再加上娘家又對夫家多有助益,因此她的意見始終都很受袁隗重視。此時看到夫君還沒拿定主意,她便立即勸諫道:“夫君尚能安坐乎?《易》有言,‘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公路舉止有異,豈可不先行豫防?《吳孫子》亦言,‘多算勝,少算不勝。’若果真無事,無非多算而已。”
????因為對身為嫡子的袁術始終有些偏心,所以此時還在那里漫不經心地把袁術的意圖往好里猜測的袁隗聞言一驚,立即長身而起,對老妻拜曰:“是矣!若非夫人,吾險些將袁氏至于險地!”
????他也想明白了,現在不是袁術可能不可能怎么樣的問題,而是要抹殺任何“可能出現的危險”的問題。黨愛國就像是皇帝一樣,真要惹得他生出殺心,就算是皇帝本人也攔不了他。對于這樣的人,不也該按照對待皇帝的態度,時時刻刻都保持小心謹慎嗎?
????就袁術這樣子,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把全家也給害死了。對了——還有袁紹一個,這么大的事他不趕緊先把人攔下來嗎?也是個不讓人省心的貨。汝南袁氏不要敗在他們兩個人手中就好了。
????袁隗招呼人去將袁術和袁紹兩人“請”回來,自己坐在那里生著悶氣。他倒是忘了他自己就算強也強不到哪去,就是比袁紹和袁術多出個好老婆罷了。雖說班昭作《女誡》,自認女子不如男,但每朝每代都有許多巾幗不讓須眉,羞煞天下男兒的奇女子。黨愛國也是因為這個,才特別反感蔡琰所崇拜的班昭。
????《老人與海》中有這樣的名句:“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盡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自認為女子天生就比男子低賤,這不是還沒有嘗試就先承認自己的失敗嗎?一個人可以沒有聰慧的頭腦,沒有強健的身體,沒有過人的容貌,但他不能沒有一顆堅強的心。
????黨愛國招收女學生,便是想要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出“女性”這一部分被束縛的生產力。體力方面,女性的確比男性要弱,還存在生理上的不足,每個月都有“那么幾天”;但在智力方面,卻沒有一種科學理論可以證明,女性的智力在先天上就低于男性。
????在男性還需要當兵打仗以及從事其它體力勞力的時候,只是把女人放在家里當作生孩子的工具,或者打理產業的管家婆,豈不是太浪費這些人力資源了么?
????黨愛國認為現在最好的人力資源利用方式,便是將一些科學研究和教育等男性并沒有特殊優勢的工作,分出一部分讓女性來做。只不過要讓女性從事這些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可以說必定會引起一片理由十分無稽的反對之聲。而且大部分女性的學識暫時也達不到要求,所以還需要徐徐圖之。
????等袁術和裝作若無其事的告密者袁紹兩人被請回來之后,袁隗擺出了一族之長的氣勢,理直氣壯地要求作怪的袁術把手中的食盒拿給他檢查一番。袁術面不改色地將食盒奉上,袁隗直接把食盒里的填充物取了出來,又特地拿起食盒仔細端詳,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