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馬林對于支持瑞典人獨立,是有很深層次的考慮的。瑞典人鬧獨立,不但可以吸引走奧爾登堡伯國的大靠山丹麥的全部注意力,讓馬林可以從容地收回耶弗爾地區的控制權,還可以讓馬林從瑞典獲得礦產。
????說到瑞典的礦產,就不得不提到瑞典著名的特大型銅礦——法一倫銅礦了。后世的人只知道瑞典優質的高品位鐵礦,卻不知道,早在中世紀,瑞典的法一倫銅礦,早就聞名歐洲了。
????在銅礦最火爆的17世紀,瑞典法一倫銅礦年均產銅3500噸,兩倍于同期歐洲所有其他國家銅產量的總和。而且,這個銅礦開采了幾百年。
????更重要的是,在亞洲的日本銅由荷蘭人販賣到歐洲前,歐洲銅價非常昂貴。在法一倫銅礦大開發之前,歐洲銅價極貴,白銀和銅的價格比大約在1比15到1比20之間。而17世紀法一倫銅礦大規模開發后,甚至因為產量過大,導致歐洲銅價大副下跌。
????而在當時的歐洲,銅是極為重要的資源,除了用來鑄造貨幣和其他器皿,還被大規模用于鑄造青銅火炮。尤其是陸軍用的火炮,更是主要由青銅鑄造。因為,在19世紀中期以前,猶豫鋼鐵技術落后,鋼鐵鑄造的火炮太過笨重,不利于陸上行軍攜帶。所以,19世紀中期以前,直到南北戰爭時期,歐美地區的步兵炮多半都是銅制的。
????但在法一倫銅礦大規模開發前,因為銅價太貴,15斤銅就能換一斤白銀,導致一般的小國家,都裝備不起火炮。只有法國這樣的土豪國家,才有資本一場戰役出動上百門火炮。此外,也就只有神圣羅馬帝國的軍隊,以及一些有錢大貴族(比如丹麥國王、薩克森公爵等土豪),才有財力組建上規模的炮兵部隊。一般小國家,都裝備不起銅炮,或者,只是裝備一兩門或者幾門意思一下。
????正是因為銅價高,使得開采銅礦非常賺錢。17世紀瑞典史上最有為的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時,正是靠著法一倫銅礦的巨大利潤,養活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隨著古斯塔夫二世南征北戰,為瑞典打下了赫赫威名??梢哉f,沒有法一倫銅礦,瑞典就不會崛起。因為,古斯塔夫線陣里,火槍手能夠不要錢地放排槍,就是因為瑞典認有法一倫銅礦提供利潤和經費,供瑞典的火槍手和炮手們揮霍。
????要知道,古斯塔夫線陣里,有三分之二的火槍手,也有大量的三磅炮。一旦打起來,火藥消耗非常驚人。而火藥價格又那么貴,所以,古斯塔夫二世的軍隊,花銷是很大的。但是,憑借法一倫銅礦的巨大收益,古二爺有足夠的底氣,養活兩萬精銳,縱橫德意志。
????……
????馬林要支持老斯滕.斯圖雷,但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支持他和丹麥死磕到底,這是虧本的事情。畢竟,獨立戰爭不是一兩場戰斗可以解決的,可能會打很多年。因為,丹麥人不虧甘心失去瑞典,肯定會多次派軍隊來爭奪。所以,獨立戰爭的消耗,比國與國之間的沖突要大。畢竟,國與國的沖突,可能打一兩場后就停歇了,而獨立戰爭雙方,卻是要你死我活……
????所以,馬林打算派人,幫助老斯滕.斯圖雷開發法一倫銅礦,讓瑞典認有足夠的經費支撐和丹麥人的戰爭。畢竟,這年頭,銅價太高了,弄出15噸銅,就可以換一噸白銀了,差不多價值2.3萬金幣。
????而且,支持老斯滕.斯圖雷開發法一倫銅礦,馬林也不是沒好處。他完全可以事先簽下合同,要求包銷**銅礦的銅。甚至,因為投入開發資金,馬林還可以在銅礦山里占股份,獲取暴利。
????實際上,法一倫銅礦早在13世紀就開始有采銅業了。但是,瑞典處于北歐,屬于歐洲不發達地區,至少現在是。所以,法一倫銅礦缺乏專業的工匠,在把銅礦石冶煉成銅的環節非常落后,幾乎是露天作業的原始方式,而且規模很小。
????馬林要做的,就是從德意志地區的奧地利或波西米亞等銅礦開采、冶煉很有經驗的地區,招募一批厲害的工匠,去指導當地的瑞典人,指揮他們合理開此案銅礦,并用先進的冶煉手段,冶煉銅礦石,以得到更多的銅。另外,一些探礦的工匠,也可以在法一倫銅礦地區探索出更多的銅礦脈,能夠根據礦脈走向,開鑿礦洞。不像現在,瑞典人只是露天開采一些露出地表的銅礦石,非常原始落后,產量也不高。
????雖然說,馬林派船隊去印度也能買到便宜的銅。但眼下,正好瑞典人需要足夠的經費,幫他們開發**銅礦,既能讓他們有足夠的經費和丹麥人對抗,也能讓自己活得利潤,并就近得到大量的銅。
????要知道,去印度買銅,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一來一回,差不多要兩年時間。盡管便宜,但很不方便。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