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模鑄炮的事情,在老鑄炮工匠老約翰和助手們的努力下,終于是取得了重大進展。馬林把記憶中龔振麟的鐵模鑄炮法,和老約翰說了一遍,老約翰就帶人開始嘗試了。
????事實上,具體做法說起來簡單,但有些細節還是需要重視的。比如,原版的鐵模鑄炮法,模具內壁第一層涂料,就是細稻殼灰和細泥沙加水混合而成,涂刷后,還要烘干。
????歐洲除了南歐,北半部地區只有麥,沒有稻子。于是,老約翰只好找麥殼灰代替。而且,具體配比,如何配比最方便剝落炮管,也是需要試驗的。至于第二層的煤灰,這東西倒是好找,去特塞爾島弄點過來就成。馬林特別強調,兩層涂料刷好后,必須要烘干,保證沒水分。不然,澆入鐵水或銅液的時候,容易水蒸氣蒸發,在炮身內部形成蜂窩。
????老約翰帶人試了很多次,終于掌握了鐵模鑄炮的辦法。當然,當他掌握了鐵模鑄炮法的時候,也就是他是去自由的時候。從此以后,他再想回到英國,那就基本不可能了。不過,他的待遇,倒是提升了很多,算是作為是去自由的補償吧……
????老約翰的試驗,一直都是用生鐵的。看到生鐵那么快變成火炮,老約翰還提議用鐵來鑄造三磅炮。但是,馬林讓他把炮管裝了很多火藥,試炸了以后,他發現,使用了原本泥模炮臨界點的火藥,卻輕易把炮管炸裂了。也就是說,鐵模鑄炮鑄造出的鐵炮,比較脆。
????不過,使用鐵模鑄炮法鑄造青銅炮,卻是沒有任何問題。鐵模鑄炮法鑄造出的青銅炮,檢測效果與泥模鑄炮法鑄造出的青銅炮,效果差不多。
????但是,泥模鑄炮法,光是泥模風干,至少要個把月,遇到陰雨天氣,風干時間3個月都不止。所以,泥模鑄炮,效率很低。而鐵模鑄炮,一個工匠小組,一天內能鑄造幾門出來,非常快捷。
????當鑄炮方法確定后,老約翰和手下的學徒們,就開始了“爆發”,快速地生產三磅青銅炮……
????而且,在馬林的指點下,這些新式的后裝的三磅青銅炮,不但增加了和法國人一樣的炮耳,還在后面留下了裝上建議瞄準器——望山的地方。所謂的望山,騎士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東西。就是一把垂直于炮管的銅尺。只不過,銅尺中間有個圓孔,讓炮手眼睛透過圓孔瞄準目標。圓孔和炮管朝向是平行的。從圓孔中看到目標,就等于是炮管正對著目標了。
????此外,馬林還吩咐鐵匠們,打造了足夠的后世流行的開腳輪式炮架。這種炮架結構簡單,重量輕,運輸方便,使用同樣方便。使用時,兩個金屬“后腳”搭在地上。一般而言,不做改動的話,炮口是正向前的。而如果要追求射角,則可以把車輪墊高點,這樣后腳就可以放低些,方便炮口上抬。而且,兩只金屬“后腳”腳掌下,都是有“腳釘”的。這樣,開炮時,炮車雖然因為后坐力往后退,但“后腳”下的“鞋釘”摩擦地面,可以讓炮車退得不至于太厲害,以方便復位。
????看到三磅炮的制造上了正軌,馬林心里自然高興。但他還沒高興多久,就有手下來破壞氣氛:
????“伯爵大人,特塞爾島來報,說是有一船煤球被格德司公國扣下了……”
????“什么?這是為什么?”馬林有些懵逼,查理二世不是和他結盟了嗎?為啥扣他的煤船?
????“是因為格德司稅務官認為,我們在萊茵河上經過的運煤船太多,但一次都沒給格德司公國交過過境稅……”
????“以前不也沒交過嗎?為何現在來說這事?”以前,馬林的運煤船,直接在萊茵河中央航行,從不靠邊,沒向誰交過稅,也沒人攔截煤船。
????煤船主要經過馬克伯國、明斯特主教國、貝爾格公國、克里弗公國、格德司公國和萊茵河口的澤蘭伯國這幾個國家。其中,過貝爾格公國那一段,比較短,明斯特主教國那一段也不算很長。而且,這兩個國家也相對溫和,從未在河上攔路設卡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