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回特塞爾島后,馬林開始視察自己的領地。這可是1496年新年后,馬林首次對自己的領土進行全面的巡視。
????在巡視到和陸地隔海相望的特霍倫徹時,馬林驚奇地得知,有行商,從漁船上,搬下來一麻袋進口的英國鹽,要在全島銷售。
????“怎么,咱不是海島嗎?為啥還要進口英國的鹽?”馬林迷惑不解道。
????施瓦茨在這邊呆了些日子,倒是恰巧知道點情況,于是回答道:
????“老大,是因為英國人柴火足夠,可以大規模煮鹽。而低地地區(尼德蘭地區)缺乏柴火,所以沒啥人煮鹽。因此,幾乎整個低地地區的食鹽,都是從英國進口的。”
????“哦,這樣嗎?”馬林眉頭挑了挑,似乎抓住了什么重點。
????然后,馬林叫來那個鹽商,詢問相關事宜。鹽商是個猶太人,面對領主,可不敢隱瞞。這年頭,猶太人在歐洲沒啥地位,尤其是小的猶太商人,經常被領主欺壓打劫。所以,他可不敢激怒馬林。
????“回領主大人,小的這批鹽,是在阿姆斯特丹買的,成本是4.5先令每夸特(英國鹽零售價是4先令每夸特),運到特塞爾島,要賣6先令每夸特……”
????“6先令每夸特……這么貴?”馬林有些吃驚,這可是海邊啊。
????“領主大人您不知道,這還是在海邊,算好的了。要是在內陸一些地區,每夸特鹽估計能賣到七八個先令呢!”
????“那煮鹽豈不是很賺錢?”
????“賺錢?領主大人,咱們低地地區,缺乏木柴,不能大規模煮鹽啊!據說,英國佬那邊木柴很多,所以煮鹽多……”
????馬林笑了笑,他可是知道的,英國人之所以鹽價低,其實是因為英國人使用儲量豐富的煤炭來煮鹽,根本不是用柴火煮鹽的。
????北海沿岸地區,風雨較多,溫度也不高,想曬鹽比較困難。你曬很多天,沒準一場雨就讓你的努力白費了。就像華夏的四大鹽場,多半是降水少或者降水有季節性規律的地區,比較好控制曬鹽。
????至于西北歐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多,溫度低,適合曬鹽就有鬼了。南歐沿海,其實倒是適合曬鹽。因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旱,最適合曬鹽了。可是,歐洲人目前還不懂曬鹽,就連大明,也要等到明末時期,徐光啟才推廣曬鹽之法呢。當然,眼下明朝部分地區大約已經有曬鹽的技術了,只是還沒推廣,煮鹽還是主流。
????所以,在西北歐這種溫暖多雨的地方,煮鹽才是很好的選擇……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