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胤使者帶來的消息很簡單,袁胤請降。
????至于理由,按照袁胤的說法,不是因為李易勢大,而是李易對袁家有恩,袁胤為人子,不敢與恩人針鋒相對。
????袁胤是袁隗的兒子,當(dāng)初李易在長安,曾經(jīng)對太傅袁隗示警,說董卓要殺他,請袁隗帶著逃遁,不過袁隗沒逃,選擇慷慨赴死,但是袁隗的許多家人成功逃離了長安,這是李易給袁家的一個恩惠,包括袁紹袁術(shù)他們也認(rèn)這件事,承李易的人情,只是隨著后來李易跟袁術(shù)開戰(zhàn),之前的情分也就不算什么了。
????不過,袁胤現(xiàn)在卻是重提了這件事,以此為借口投降。
????李易心里很明白,雖然就關(guān)系上來說,這件事袁胤的確背了一些人情,但歸根結(jié)底,袁胤還是感覺打不過了,想以一個比較體面的方式收場。
????丹陽郡實力本就一般,袁胤在支援了袁術(shù)一批主力之后,手中可用之兵已經(jīng)只剩下幾千人,而且還多是老弱,根本不堪一用,甚至許多縣城都無法派人駐守,以至于李易大軍所過之處,各城紛紛開門請降。
????這種情況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隨著李易逼近宛陵,投降的城池越來越多,袁胤手下人的士氣也是越發(fā)低落,袁術(shù)那邊又是自身難保,所以,宛陵城中人心惶惶,就連袁胤自己也沒了斗志,感覺抵抗到底的話,估計跟直接求死沒什么差別。
????恰在這時,嚴(yán)家兄弟來投奔袁胤了,只是這些人看上去就跟難民一樣,還沒跟李易交手,就被嚇得一路跑,他們根本無法給袁胤帶來多少自信,反而是讓袁胤越發(fā)覺得李易難以抵擋。
????于是,袁胤拒絕了嚴(yán)家兄弟,反而直接排除使者向李易請降。
????袁胤的請降也是有條件的,他可以讓出丹陽,但李易不可傷害他家眷,他今后準(zhǔn)備回汝南老家,李易也不可加害阻攔。
????對李易來說,袁胤的要求根本不算什么,他本就不想打仗殺人,既然袁胤識趣,兩人也沒私仇,自然沒有必要見生死,于是李易就告訴使者,袁胤的要求他可以答應(yīng),甚至袁胤的個人財物也能帶走,但是,袁胤必須保證宛陵城內(nèi)不生變亂,府衙糧倉等重要地方,必須妥善保護(hù),讓他可以順利接收。
????雙方的要求都不算過分,使者來往兩趟之后,這件事就這么說定了,不過李易擔(dān)心袁胤有詐,并沒有入城受降,而是在城外十五里處駐扎,直到袁胤帶人撤出宛陵,這才派甘寧入城接管城防,收編兵馬,直到一切確認(rèn)無誤之后,這才進(jìn)城。
????一切安排之后,袁胤自然是和李易見了一面,按照李易當(dāng)初對袁隗的幫助,兩人是應(yīng)該有許多話可以聊的,但事到如今,真的沒啥好說了,最終只是匆匆見了一面,袁胤將丹陽太守的印璽和一些戶籍書冊交到李易手中,便帶著家眷,以及七八百家仆護(hù)衛(wèi),離開了宛陵。
????李易沒有出爾反爾為難袁胤,反而傳令下去,讓九江那邊給袁胤開個綠燈,讓他可以順利離開揚州,甚至連口糧都給他們包了,算是給將來的敵人們樹一個榜樣。
????宛陵這邊,李易入城后只是在明面上坐鎮(zhèn),
????具體政務(wù)交給了顧雍去負(fù)責(zé),軍事方面,李易任命甘寧為騎都尉,徐庶為司馬,將丹陽兵馬打散重編之后,撥出了八千人,交給兩人統(tǒng)帥。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