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20年代以后,和談——不是休戰,而是了結這次戰爭的真正和談的呼聲就越來越大,各國的高層幾乎都低估了治下民眾對于再戰之后的忍耐度,所以等2122年之后,有誠意的和談就開始了。
????況且此時不和談也是不行的了,各國的國力都已經到了相當疲憊的地步,無法再像開戰初期那樣調動大批的人馬,更不可能指望打贏對手以后渡海遠征,也因此再戰時締結的兩個同盟,彼岸同盟和海島同盟,已經面臨著解體的危險。
????隨著波利放棄了埃多楠半島以及特尼羅斯遠征軍的突飛猛進,埃多楠遠遁西荒,斷絕了與彼岸同盟的聯系,所以此時埃多楠對于彼岸同盟來說已經無關緊要。
????波特盧盡管自己面臨嚴峻挑戰的同時,卻仍然不忘給波利下眼藥,在波旁流亡政府問題上狠狠地得罪了波利,波利直接派出使節義正言辭的對波特盧提出抗議(破口大罵)。
????而波特盧南方大片領土投降了邁席卡,令波特盧非常惱火,要求更南方的自己兩個盟國,烏爾奇和布托克西,與自己一同夾擊邁席卡。烏爾奇倒是很愿意這么做,因為邁席卡新征服的領土上有許多的烏爾奇人貴族。
????但是布托克西卻各種推遲,當沒聽見波特盧在說什么。這是因為隨著賽弗力夫在丘陵衛所的叛亂以及波里斯將海軍從當地撤走,布托克西趁機反攻布拉亞松,失去制海權的布拉亞松海域大潰敗,讓布托克西不但收復了部分失地,甚至還前所未有的穩固征服沿海布拉亞松沿海領土。
????既然布托克西不愿意進攻邁席卡,比布托克西更弱的烏爾奇自然也不愿意當出頭鳥,于是也和布托克西保持態度一致,而此時的波特盧已經不復昔日盛,沒有能力去懲戒這兩個不忠的盟邦,甚至連烏爾奇這種叛而復叛的前附庸國波特盧都叫不動了。
????烏爾奇與布托克西也知道此時波特盧無法懲戒自己,因此反而變本加厲,兩國一同與邁席卡在2123年時達成協議,三國暫時休戰。烏爾奇確保自己可以安心消化領土,進行戰后恢復,而邁席卡與布托克西都確保了自己可以穩固一方,與另一方的敵人專心作戰。
????至于在波旁島上彼岸同盟的表現,此前也已經說過,隨著那波利卡七世的叛逃,波里斯在波旁島的勢力頓時土崩瓦解,盡管死硬派議員勉強組織起臨時政府做最后的抵抗,但是既沒有大義也沒有實力,注定是曇花一現了。
????到了2123年時,波里斯在波旁島的本土七航道中,波康占據了芬緹娜航道、老航道和穆拉德航道,席玉友為代表的波旁占據了修恩多航道,波利占據了都末廖中轉道和南部航道,費爾馬航道則處于波旁與波利爭奪當中。
????結果在雙方的爭奪中,波康旗幟鮮明的支持實力較弱的波旁,并作出愿意為波旁而與波利開戰的姿態,再加上作為征服者的波利天然競爭不過席玉友,最后到2124年時,波利只能退出費爾馬航道,宣告席玉友的勝利。
????席玉友勝利是勝利了,可是也狠狠地得罪了波利。并且三國在爭奪費爾馬航道時顯露出的這個模樣,自然早就把所謂“彼岸同盟”拋之腦后。
????戰爭末期時彼岸同盟的情況大致如是,可以說除了名義上沒有解散以外,和不存在也差不了多少。彼岸同盟衰微至如此,而海島同盟只能說好一點,稍微要好一點。
????海島同盟中最倒霉的國家應該要屬南波烏圖,再戰沒多久,挾遠征軍而來的特尼羅斯就發動政變,控制了南波烏圖,然后不斷將南波烏圖往西邊趕,趨勢南波烏圖和埃多楠死斗,好為波里斯移民騰地方。
????南波烏圖中不是沒人想要和埃多楠妥協,但是一是埃多楠要求妥協的要價太高,二是南波烏圖大部分貴族覺得,還是當波里斯的一條狗,哪怕是被趕來趕去的狗,也要比反抗波里斯有未來。
????除了南波烏圖以外,位于埃多楠半島的波里斯倒是和波莫西相處融洽,這也是戰爭末期難得的一個亮點。兩國相處融洽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波莫西剛剛獨立而鯨吞上埃多楠半島,位于下埃多楠半島的波里斯收拾南波烏圖都忙不過來,沒工夫去從未踏足過的對岸。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