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聲名、二是鹽商。”
????“哪個更為重要。”
????左國柱面色沉重,名聲、和鹽商代表的銀錢孰輕孰重一時間他還真是說不準(zhǔn)。
????要說這文人應(yīng)該最看重的是聲名,無聲名不做官,做了官后還得要聲名的話就不能魚肉百姓、禍國殃民,可大明開國定下的那點(diǎn)俸祿,還不夠他們養(yǎng)活一家老小的,自然有人會偷雞摸狗。
????這東林黨做的便是其中最好的,和東南的鹽商一起做生意。
????那些鹽商子弟入東林書院讀書,東林書院指點(diǎn)江山、臧否人物,顧憲成在無錫操縱朝政,自然要給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階層謀取利益。這就和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一樣,各個財團(tuán)選上的人,自然要為自己的東主們效力。
????所以,東林黨和鹽商、茶商、瓷器商人等等大商人,本來就是一體兩面。
????大明每年應(yīng)收繳鹽稅一千余萬兩,實際收入國庫的也不過二百余萬兩,可見東南半壁江山早就不姓朱了!
????想了片刻,左國柱猶豫道:“大抵是鹽商吧,若沒有了銀錢的支撐,這東林黨也成長不了這大明官場的一股橫流,逼得陛下要重用魏忠賢與他們分庭抗禮。”
????“左兄高見!對付東林黨就要干掉他們錢袋子,而那些鹽商的命根子便是他們手中的鹽引、窩本!一張鹽引三百斤,他們可以加損耗到數(shù)千斤,走私偷漏之多,駭人聽聞!”
????“便是!鹽幫的幾位管事都說,其實最大的私鹽販子,便是鹽商!官鹽售價四十文一斤,可是,他們呢?在揚(yáng)州坐地便賣到了五十文,如果是運(yùn)到山東河南,便是六十文,運(yùn)到南直隸是七十五文,陜西、陜西那些缺鹽的地方都是八十文,還有賣到百文以上的,更有甚者,三百文一斤!”
????一說到鹽價,左國柱氣就不打一處來,當(dāng)初就是這鹽,搞得自己聲名狼藉,現(xiàn)在想來,這鹽還真是人家的命根子,當(dāng)初要是自己的鹽被查了,也得拼了老命。
????“好,有了秦兄弟的這批鹽,我倒要看看那群鹽商的嘴臉。”
????“哈哈哈,左大哥拭目以待吧,等我將鹽運(yùn)回來定叫他們死無葬生之地。”
????九月初五,晴天。
????一群土人勞工背負(fù)著沉重的貨物吃力的走上跳板,汗水沿著皮膚不停地流下,然后迅速的被蒸發(fā),增加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