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與三十余騎出臨海都南門,一路向南走,道路兩旁漸漸荒涼,離城十公里之外,除了已經幾乎看不出原樣的道路外,罕有人跡。
????“臨海都建都時間尚短,人口也并不多,臨海都北面的土地相對肥沃很多,土地面積也大,就算沒有外地的糧食輸入,再多開墾一些荒地,本地自給自足也大致能夠保證。”坐在馬車上的申桐棣點指著外面的荒野道。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急著在這邊搞什么良田改造計劃?”華雄鷹滿心不解地問道。
????“因為要未雨綢繆!等事到臨頭了,再做就來不及了!”米高揚坐在另一頭,老氣橫秋地道,“這臨海都的人近十年來,每年都在不斷地增長,都是從北面和東面過來討生活的人。如今,這土地倒是綽綽有余,但是再過十年二十年呢?”
????米高揚側首看了看窗外,不遠處,林志宇正騎著墨驪縱馬奔馳,笑道:“我臨海米氏一族,近五十年來,族中人口除去死亡者外,仍然增長了近三倍,再過五十年,我怕族中的財產已無法供養如此多的子弟了。不提前為他們獲取土地,尋找生財之道,豈不是死后要愧對子孫?”
????華雄鷹怔了怔,心中不由得暗想,五十年增長近三倍,要是再在這基礎上,五十年再增長三倍,這個數字未免就有些可怕了。
????“我申氏子弟統計出來的數據與臨海米氏相差無已,而且我相信如果未來不發生大的動亂,那么在未來的五十年后,我明州的總人口也很可能會增長近三倍,這樣的話,未來地少人多的格局出現,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申桐棣正色道,“所以,我明州才急于開疆擴土,才有了細柳邊疆區。而我則有了這良田改造計劃。”
????華雄鷹也不禁為之動容,他自己家族孱弱,人丁也不多,對此并沒有什么切身的體會,但是畢竟在海上闖蕩這么多年,眼界還是有的,被申桐棣和米高揚點破后,自然就明白了,對于明州而言,保證有足夠的土地的重要性。
????如果說,原本他還想的是,申桐棣這一計劃若是真的成功,開辟出來的這些土地本身的價值,現在則是意識到,這計劃若是成功,有了在聯邦沿海地區廣泛推廣的價值后,對于明州、對于聯邦、對于人類的重大價值所在!
????車隊并沒有走很遠,就來到了一片荒蕪的土地,眾人下了馬車。
????華雄鷹四下里打量,不遠處就是海灘,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石頭,被海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沖刷。在海邊已經規劃好了凈水槲的種植地——一個寬約有近二十米,長有百米的池子,池子有閘門通向大海。
????“這里就是我們的第一處試驗田,在這里我們打算種植四百株凈水槲。理論上每天可以提供半公升的淡水,也就是說,這個池子每天都可以為后面的田地提供二百公升淡水,算上西海這邊常有的霧水,再用上最新的滴灌技術,種植水稻是不大現實,種植一些對水的需求量不那么大的作物還是沒有問題的。”申桐棣信心十足地介紹道,“考慮到我們這一次月牙島之行帶回來了超千枚凈水槲的種子,我已經派人加速建造第二處試驗田。”
????有了這一千多枚凈水槲的種子,就算之后再也從海外得不到新的種子,三四年之后,每年也可以得到上萬枚種子可供種植,八年之后,這個數字就可以上升到十萬枚,對于這一項改造計劃,在十年八年后初見成效一事上,申桐棣還是有著極大的把握的。
????而只要見了成效,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不管是自己開發改造,還是賣凈水槲種子和改造方案,都足以令他們這些人名利雙得,甚至于可能會揚名全州。
????米高揚伸了個懶腰,骨節嘎巴作響,笑笑道:“屆時可以試著種種藥材,要是藥性能令人滿意的話,我米氏每年采購的藥材就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以往都是便宜了其他地方,若是臨海都能夠本地產,那是再好不過了。”
????“那恐怕米老您得派人前來指導,種種其他作物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種植藥材,還是需要有專人來指導才可。”申桐棣道。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