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時局,北齊北周眼見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皇帝宇文邕依然抱著碰瓷的心理想要試上高緯一試。
????即便大家都明白這是宇文邕無奈之下擺出的龍門陣,但這依然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嫌疑,還未出征,氣勢便自墮了三分……宇文邕可不管那么多,當日便催促二人前往潼關去見齊主。
????伊婁謙、元衛二人僅帶著數十騎兵,手持旌節,一路狂奔,但沒料想他們連潼關城門也未見到,便被齊軍攔下。
????齊軍見這數十人馬皆貫甲而來,以為周軍要襲營,若不是這二人還算識趣,急忙亮出使節的身份,恐怕會被齊軍騎卒射殺一空,能活下來實屬僥幸!
????伊婁謙等人被繳了兵械,大部隨從皆被截留看守,自有中樞來的臣僚帶他們面見皇帝……二人以使節身份而來,齊國這邊為了顧及大國體面,也不好強迫關押他們,故此這一路來,齊軍在潼關所做的一些布置,多多少少也落入了他們眼里。
????潼關做為兵家要地,地形極其復雜,關中四鑰之中最為重要的地方。本來梁睿與魏玄占據此地,暫時擊退齊軍應該不成問題,但自從風陵渡與華陰皆落入齊軍之手后,潼關已經被孤立,非只如此,齊軍在風陵渡架起浮橋,占據了黃河河岸的大片土地!
????此處靠近黃河,地勢平緩,正對著高處的潼關。慕容儼相中此地,加緊時間修筑起了城墻,完善了墻頭櫓、望樓等防御工事,并且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和器械,意圖再明顯不過,要以此為根基,做好長時間圍困的準備。
????這也是沒有辦法,齊軍攻潼關,牛頭原、麟趾原必定成為生死鏖戰的殺場,平坦的平原、高地作戰雖然有利于齊軍鐵騎來往,但卻不利于屯兵,周軍如果鬼使神差來兩次偷襲,會給齊軍帶來很大的創傷。
????慕容儼思來想去,決定在這個地方再修一座城,東面架起浮橋與風陵渡相接,正對面就是潼關,西南方向則是平原,北面華陰也被齊軍所占據,形成了四面合圍的態勢,齊軍最后的那點顧忌也被解決,沒有了后顧之憂,自此愈發肆無忌憚橫行起來!
????魏玄和梁睿當然不可能看不到這個威脅,事實上早在齊軍在風陵渡架起浮橋的時候,魏玄便預料到齊人所圖甚大,并積極出擊,試圖毀掉還未修筑完成的工事,但接連被齊軍強弓擊退。
????非只如此,齊軍還進一步擴大攻擊規模,攻破了周軍三座墩臺,潼關十二連城,實際就是烽火臺,位于潼關以東三里處禁溝的兩岸,組成天然的防御體系,禁溝南至秦嶺蒿岔峪口,形成約寬三十米的平坦斜坡道,成為通往潼關右側的一條重要軍事要塞。
????伊婁謙與元衛等人就是在這附近被齊軍截下。
????齊人居然深入至此,將諾大的潼關當成自家后花園一般,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可想而知潼關危機成了什么模樣!周軍野戰不利,自此愈發謹慎,唯有固守。更可想而知,眼下這種局面……這樣的境地,即便以魏玄之悍勇,梁睿之英銳,也無能為力了!
????此時黃河兩岸山川大地,深秋的顏色漸漸褪去,凜冬將至!如此開闊的天地,漸進肅殺的北地秋日,正是兵家征伐的最好時機。
????在通往的道路上,數十頂盔貫甲的齊軍驍銳,正簇擁著伊婁謙幾人,趕往皇帝行轅所在之處。此時此刻,元衛等人心里只有苦澀。這片肥沃的土地,不久之前還是周國的,現在齊人的鐵騎卻在這里橫行無忌,沿途哪怕還有周軍占據的城池殘余,也都不敢出戰。
????國勢衰頹之下,竟以致如此!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