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初現,天邊有一抹細長的流云,被陽光染成了紅色,群臣叩首的時候,剛好一些鳥兒結著伴從宮墻內的這一方天空掠過。早朝開始了。
????“……啟稟陛下,三日前,燕州奏報,拓延部酋領拓跋鋐病故,拓跋鋐長子起兵與次子爭奪酋領之位,已經將燕北諸部都卷入了其中……這場動亂若是拖延一久,恐怕就會生出一些其他的枝節,燕州刺史元景安早在半月前就曾預料到,命四平將軍楊檦率軍平亂。已經勉強將局面給壓制下去……具體如何平定此時,還要陛下裁決。”
????“元鋐?朕記得他的名字……他去年病重,遣長子來朝見朕,難道,他長子……竟不是拓延部少主嗎?”
????巨大的天青色的帷幕從十幾丈高的拱頂垂下,高緯,北齊之主坐在皇座上,浩大的威嚴從這方高臺輻射往四面八方。這里的氣氛……每一塊木料、每一個雕刻、每一處著色,還有皇座之下肅立的人群,莫不向世人彰顯著皇帝的孤獨、無雙,這便是孤家寡人由來。他只要露出一絲不滿,就會使得眾臣變色。
????“啟稟陛下,臣記得他長子元無忌是他的原配所生,按照法理,應當是這長子繼承部族,可拓跋鋐的原配妻子早死,元鋐更加寵愛后來的如夫人柳氏,愛屋及烏之下,便也對這柳氏所生次子格外不同……甚至想要廢嫡長而立庶子,臨終前召集部眾,由次子繼承部眾,拓跋鋐的長子激憤之下,這才起兵……”
????高緯冷聲道:“這個拓跋鋐,簡直荒唐!他既然已有嫡長,當以嫡長繼承家業,而且先帝建在之時,他也是上報過朝廷的,朕早就已經封元無忌為云麾校尉,等于默認這個元無忌是合法繼承者,可拓跋鋐……不經朕的批準,便擅自更改繼承之人,他還有沒有把朕與先帝放在眼里?”
????“拓跋鋐年紀漸老之后,時常犯糊涂,做下一些蠢事也不甚稀奇。”
????“嘿,這倒是奇了,他得要糊涂到什么個地步,才能糊涂到連圣意也敢不尊?陛下……依臣看,似拓延部這等部族,應當重重嚴懲才是,絕不能姑息!”祖珽站出來,“燕北諸部本就混亂,靠近蠻荒,就更加的不知道什么叫做禮義尊卑!沒有法度約束他們,他們做事就會肆無忌憚!依臣看,不如……殺一儆百!”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陛下,說到底,這是拓跋鋐糊涂太甚,廢長立幼,廢嫡立庶所置,臣以為,朝廷應該遣使者警告拓延部,立元無忌為酋領,若是他們還不從,那便率軍討平此部,如此方為正理。”
????諸臣在下方議論紛紛,等到聲音漸漸平息下來,高緯冷聲道:“拓跋鋐,他竟敢對朕陽奉陰違,明目張膽的無視朕的旨意,朕斷難相容!可其人已死,那就褫奪此前朝廷冊封他的一切官身,貶為庶人,喪葬規格一切降低,他的那個次子,流放!柳氏處死。元無忌雖然事出有因,可他畢竟挑起了兵禍,若是不處置他,以后是不是誰都可以有樣學樣?把他押解進京,要怎么發落,以后再議。”
????等于各打了一百大板,燕州、朔州以北甚多依附于北齊的部落,朝廷例來難以控制,各種幺蛾子層出不窮,各個部落之間你打我一下,我捅你一刀,這種屁事多的很,王化難以沐浴到這些偏僻的角落,皇權的威嚴覆蓋不了這些人,所以行事肆無忌憚,皇帝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象征,大家都聽說過,都知道皇帝才是老大,可要干什么事之前,真正會去考慮皇帝的意見的人寥寥無幾。
????這次發生在燕州的動亂,只是一場小小的動亂,沒有掀起什么很大的風浪,可高緯卻很生氣,他在燕州花的心思不小,為了經營好那個地方,又是送干部下鄉,又是遷徙百姓去墾荒,做了那么多事,原以為朝廷多少對這群人有一些震懾了,可誰想到居然還是這副死德性。
????重點根本不在于元無忌為了自保聚兵作亂,也不在于他是長子又是嫡子就一定要如何如何,重點不是這些,重點是元無忌是高緯冊封的,拓延部唯一合法的繼承人,可拓跋鋐這個老東西居然說廢就廢,連個招呼也不跟皇帝打,他拿皇帝當什么?其他的那些部族酋領又把皇帝當成什么了?
????“這次兵禍……也有不少部族無辜北卷進去,也許還波及到了地方州郡,一切損失由拓延部一力承擔,諸部都有怨氣啊……邊市為此停了數日,呵,朕讓元景安督撫一方,他就是這么給朕辦事的?讓人問問他,到底能不能干?要不要朕親自下詔讓他回家養老,嗯?”皇帝的眼鋒銳利,“讓楊檦調兵,給朕鎮壓這場暴亂,警告那些懷揣著見不得光心思的諸部酋領,給朕老實一點,作壁上觀,等著事態平息,誰要是敢有異動,渾水摸魚、乘火打劫,那就以謀反論處,全族誅滅……一字不改,就這么告訴他們……,不想要命就盡管試一試!”
????有些人面色復雜,一些臣子面面相覷,張著嘴相互看看,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這些大多都是勛門子弟,和邊州諸部大多都有關系,這次那些粗坯讓陛下生氣,陛下這巴掌下去簡直能把他們的臉扇腫。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