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凡記憶極佳,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無論是太極拳與太極劍的招式都在他腦海中還原得一清二楚。
????但這些招式并無多大用處,只是體現太極之意的載體,他摒心靜氣,以數十年修煉得來的禪定功夫,進入空明狀態,緩緩地將那些招式一一忘掉,最后只剩無數旋轉的圓圈,在腦海中分分合合,忽靜忽動,運轉不休。
????白凡領悟太極之道并非是為了像張三豐一樣創出了不得的武功招式,而是為了完善氣海中的兩個道基胚胎,陰陽之道的升華便是太極。得隴望蜀,人之常情,既然已經堅定以陰陽之道筑基,又領悟了螺旋勁,何不順勢升華成太極之道?
????只是他武功修為雖高,但對于武道的感悟卻并非時間與苦修便可提升的,而是需要機緣與天賦,從乾坤大挪移中領悟螺旋勁已是他的極限,要想再明悟太極除非天大的機緣,否則短時間內是絕無可能的,因此他才會上武當山拜訪日后被稱為太極宗師的張三豐。
????此行也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太極拳與太極劍的道意在他腦海中被抽絲剝繭般地剝離出來,形成最本源的太極之意。
????白凡一邊領悟,一邊觀察氣海,一陰一陽兩個道基胚胎緩緩在原地旋轉,控制著各自的陰陽之氣,涇渭分明。
????陰陽太極!
????白凡心中默念,腦海中的無數圓圈逐漸融合,返璞歸一,最后形成一幅玄而又玄的陰陽太極圖。
????一黑一白,一陰一陽,兩魚互糾在一起,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中間那條神秘的曲線,既是陰陽界限,又是混沌融合之處,宛如大道之紋。
????白凡體悟片刻,將太極圖沉入丹田之中,霎時間氣海仿佛一震,兩個道基胚胎融入太極圖中,分別化作兩條陰陽魚的眼睛,散發出更加雄渾的氣息。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即天地……”
????“無極即混沌,太極即圓心,而圓心的出現是和圓周運動的發生同時刻的……”
????白凡心神沉靜,完全陷入太極的⊕⊕⊕⊕,m.∧.道與理之中,氣海中的太極圖不斷完善擴大,似有與氣海融為一體的趨勢。
????而外界此時已是星辰滿空,飄絮閉目盤腿坐在他身旁,膝上放著白凡賜她的長劍,一動不動,連呼吸都若有若無。
????張三豐笑著看了片刻,吩咐宋遠橋不要讓任何人過來打擾之后,也在白凡對面盤腿坐下,大地為鋪,蒼穹為蓋。
????日升月落,不知幾個朝夕。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