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伏伽指尖輕輕磕著書案,沉吟片刻后,他說道:“我剛剛比對了下六年前案子的額頭圖案。”
????說著,孫伏伽從卷宗里翻出一張紙,紙上正是兩橫兩豎的井字圖案。
????“這個是六年前的……”
????一邊說著,他又從桌子上拿起另一張紙,這張紙上也是井字圖案。
????“這個是近兩個月被神秘人刻在船員額頭上的。”
????孫伏伽看向兩人,道:“這兩個圖案都是完全復刻出來的,將其比對,可以看出……兩張紙上的井字大小基本上一致,但那橫與豎,卻有著些許的不同。”
????杜構視線看著兩張紙,微微頷首:“六年前的井字,明顯有些生疏,橫與豎并非一蹴而就,中間能看到明顯的停頓,且有彎曲,與船員額頭上的橫豎相比,就好像是一個初學者與書法大家的區別。”
????林楓笑道:“所以,你們是認為,這兩個圖案,的確為同一個人所刻下,但六年前可能是初犯,因此很生疏?”
????“這就到了我擅長的領域。”
????孫伏伽笑呵呵道:“子德,看一個字是否是同一人所寫,要關注細節,一個人除非是初學者,還在模仿臨摹的階段,尚未有固定的寫字習慣,他們的字可能一天一個樣……但寫的多了,就會漸漸的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習慣,而這種風格與習慣,會形成一種本能,只要去寫,就會帶有自身獨特的風格。”
????“你看這兩個圖案,雖然都只是簡單的橫與豎,可我們能明顯看到,書寫者在每一個筆畫結束時,都會筆尖略微上揚些許,若我所料不錯,其蒙學時,臨摹的可能是魏晉時期的書法大家,因此下意識有了這樣的習慣。”
????“所以,即便六年前的井字比較生疏,不是一蹴而就,卻因早已有了個人風格習慣,留下了個人烙印,這與后面的井字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斷定,必為同一人所寫。”
????論起學識來,整個大唐也找不到幾個人能比第一代狀元郎孫伏伽更淵博的,孫伏伽只是看一眼,甚至連兇手模仿的是哪個時期的字帖都能判斷出來,這讓林楓不由感慨贊嘆。
????還是老搭檔好啊,總能在這些需要文化水平的事情上,給自己最準確的幫助。
????他點了點頭,道:“如我之前推測的那樣,兇手之前早有作案,這也算驗證了我的判斷,而看其字跡的生疏,應就是初次作案。”
????其他兩人都點頭贊同。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